2025寒假登峰计划|武汉大学数智遥感线下研学营活动回顾
1月21日,由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携手登峰平台共同举办的“数智遥感线下研学营:遥看山川秀美,感知地球奥秘”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6名优秀高中生,旨在激发他们对遥感科学与数智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挖掘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走进大学近距离感知先进科研成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月18日下午,开营仪式在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星湖学术报告厅举行。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石文轩副教授主持仪式并介绍了到场嘉宾。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雷敬炎致开营辞,对学员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和遥感专业的特色;登峰计划项目组宋丽君老师介绍了登峰计划的开展背景及目标,并强调了活动期间的纪律要求。随后,大学生志愿者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并与学员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让学员们对接下来的研学之旅充满了更多期待。
石文轩副教授主持仪式
党委书记雷敬炎致辞
登峰计划宋丽君老师发言
大学生志愿者做自我介绍
开营仪式结束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永军教授以“遥望星空,感知未来”为主题,为学员们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原理及广泛应用,同时展示了武汉大学在遥感研究中的贡献与地位,并指明了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学员们提供了方向性指导;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胡庆武教授为学员们分享了“遥感+文化+考古”的思考与实践,并探讨了遥感技术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结合。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遥感技术不仅限于科学研究,更能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张永军教授作“遥望星空,感知未来”主题讲座
胡庆武教授作“遥感科技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思考与实践”主题讲座
研学期间,学员们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和参观环节,亲身体验到了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实验环节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石文轩副教授为学员们介绍了喇叭天线、信号源、数据采集仪等设备,并指导学员进行“微波反射实验”和“偏振(极化)实验”。赵鹏程老师则为学员们讲授了GIS实验理论,接着学员分组实操,编辑遥感信息工程学院5号楼附近地图,进一步理解GIS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石文轩副教授为学员进行讲解
赵鹏程老师为学员授课
此外,姚永祥老师、季铮老师、王顺利老师、李刚老师还分别为学员们细致地讲解了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结构光三维扫描建模的核心技术以及遥感影像及其解译等相关内容。在几位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先后进行了“无人机航拍实验”“光谱分析实验”“三维扫描建模实验”“遥感影像智能解译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学员们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切实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
姚永祥老师为学员讲解光谱分析实验
季铮老师为学员讲解无人机的工作原理
王顺利老师指导学员进行三维扫描建模实验
李刚老师为学员讲解遥感影像及其解译
学员进行地物光谱检测与分析实验
参观环节中,学员们在李爱善老师、季铮副教授、程顺华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先后走进了航空摄影测量仪器博物馆、元宇宙实验室、移动摄影测量实验室、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以及测绘遥感精神教育基地,不仅开拓了学员们的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遥感科学的浓厚兴趣与探索欲望。
李爱善老师为学员讲解航空摄影测量仪器博物馆仪器
季铮副教授带领学员参观元宇宙实验室
程顺华老师为学员展示搭载激光雷达和高清摄像头的机器狗设备
学员参观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学员参观测绘遥感精神教育基地
同时,学员们还参观了武汉大学校史馆和万林艺术博物馆,感受了武大的百年历史文化底蕴,以及艺术与文化完美交融的独特魅力。
学院参观校史馆
学员参观万林艺术博物馆
21日上午,活动进入了尾声。结营仪式上,学员们分组进行结营汇报,分享了他们在活动期间的学习成果、实践经历及个人感悟等。随后,武汉大学遥感专业的优秀硕士研究生曹睿和李湘楠向学员们分享了他们在武大的求学经历,介绍了武大的学术氛围、文化和专业课程,并鼓励大家追求卓越,拓宽视野。最后,姚永祥老师进行结营总结,对学员们的积极参与和出色表现给予高度赞扬,同时勉励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在科学和技术的探索道路上砥砺前行。
学员结营汇报
优秀硕士研究生曹睿和李湘楠为学员分享经验
姚永祥老师做结营总结
回顾这几天的经历,无论是紧张充实的学习过程,还是开拓视野的实践参观,都为学员们打开了通往未来的大门,让他们提前感受到了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本次活动,学员们不仅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实践能力,更加深了对遥感科学的理解与热爱。同时,本次活动还展示了武汉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实力,为高校与中学之间的衔接培养提供了宝贵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