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寒假登峰计划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线上研学营活动回顾
“服务大湾区,引领碳中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关键,也成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环节。为了让中学生了解“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技术支撑及相关原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携手登峰平台于2月6日至7日举办了“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线上研学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00多名高中生积极参与。
本次活动由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具体实施。活动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陈仲欣教授从传统化石能源、太阳能转换技术、燃料电池和电催化技术等多个多面,为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纷呈、深入浅出的主题讲座。
课程安排
第1节 | 传统化石能源
第2节 | 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太阳能转换技术
第3节 | 水能、风能、地热、核能
第4节 | 现代电池技术与锂离子电池
第5节 | 燃料电池和电催化技术
第6节 | 生物质与生物燃油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线上研学营精彩课堂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线上研学营参与老师
经过为期两天的学习,学生们学习了先进能源技术背后的原理,如碳捕捉与封存、锂离子电池、电催化、生物质转化等技术,也了解了物理、材料科学、光化学、电化学等学科领域知识,感受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
课后,学生们结合课程主题及授课内容,自主完成了活动研究报告,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所学知识与技术要点,还积极探讨了这些先进能源技术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进一步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此次登峰计划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线上研学营,让学生们有幸走进了聚焦能源领域关键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的重点实验室,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后实践任务,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他们未来在能源科技领域的学习与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