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大中衔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分论坛成功举办
10月18日—10月19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招生考试研究分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大数据专业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大中衔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暨西安交通大学2024年‘国优计划’中学需求对接及专场招聘会”在西安交通大学逸夫科学馆圆满举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邬大光、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洪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于世洁、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春燕、上海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刘玉祥、西安市铁一中学校长庆群出席会议。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副院长、教务处处长、招生考试研究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秘书长王秋旺主持会议,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招生办等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253名中学代表、57名高等院校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分论坛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毛勇主持。各学会代表以及高校代表分别就如何进一步促进大中教育的有效衔接,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以及登峰计划的开展情况、实施成效、2025年寒假大学实验室开放活动计划等展开了深入研讨。
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常务副院长、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领军人才杨森围绕拔尖创新人才的思考、钱学森的成才之路与大成智慧教育思想、钱学森学院人才培养探索与成效三个维度作《“基础-高等”教育衔接:西安交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随后,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陈雪江为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智慧能源专业的分类以及学院在能源动力类专业教育中的宝贵经验。会上,陈教授还展示了本校往期开展的登峰计划大学实验室线上和线下开放活动。他表示,2025年寒假学校将继续开展登峰计划大学实验室开放活动,希望各中学积极宣传,鼓励中学生参与体验。
杨森教授作《“基础-高等”教育衔接:西安交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
陈雪江教授作《智驭未来能源,培育拔尖人才——西安交通大学智慧能源专业及人才培养探析》专题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金娥作《北航集成电路学科“大中衔接”建设》的专题报告。张教授详细阐述了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背景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集成电路学科大中衔接的建设情况与实践成效,并展示了登峰计划往期线上实验室开放活动回顾及2025寒假登峰计划线上活动安排。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登峰计划项目组李冰向与会嘉宾详尽阐述了“登峰计划”的核心举措、开展情况、2025年活动计划以及参与办法等。她提到,目前登峰计划的参与中学已覆盖30多个省份650多所中学,2025年寒假登峰计划大学实验室开放活动计划将在11月启动,诚邀在座中学积极参与登峰计划,携手培育创新与实践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招生工作处处长吴奕以《推进数智教育,培养拔尖人才武汉大学的探索与实践》为题,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概况以及“英才计划”“登峰计划”及“大学先修课”等举措,并概述了一体化数智教育改革的成果。他强调“站在招生部门的角度,我们希望更多学院能够加入到“登峰计划”,共同为那些对相关学科感兴趣的高一、高二学生提供开放实验室或者学术体验的机会,进一步促进大中衔接人才培养。”
重庆大学弘深学院院长、本科生院副院长吴小志作《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弘深探索》的专题报告,分享了重庆大学弘深学院概况以及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他提到,重庆大学也已经加入“登峰计划”,并于2025年寒假开展线上及线下相关实验室开放活动。
天津大学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范江洋作《共享A+学科优质资源,培育拔尖创新领军人才》的专题报告。范教授从学校的历史沿革、学科专业设置、学院拔尖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的概况,以及前期和登峰计划阶段开展的大中衔接工作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同济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实践工作站站长高国华以《拔尖人才培养的大中衔接创新模式探索》为题,深入剖析了同济大学拔尖人才的培养内涵和定位,以及在大学与中学教育衔接、培养拔尖人才方面的创新探索和登峰计划夏令营实践案例等。他还表示,学院计划在今年寒假继续举办登峰计划冬令营。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吕文清围绕面向拔尖创新人才的大中衔接课程建构进行了最后的发言。吕文清理事长从人才培养、学理认知,大中协同合作基础,衔接课程建设,共建共享实践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分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各高校、中学代表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不仅深化了大家对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大中教育衔接、培育未来社会亟需的创新型人才的理解,也为未来的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各高校将继续携手合作,共同推进登峰计划,探索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结语
登峰计划致力于加强大学与中学教育衔接,携手各高校、中学共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自2022年5月启动至今,已有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等14所高校,以及全国近650多所中学加入了登峰计划。
2025年寒假,部分高校将继续依托登峰平台举办40+大学实验室线上和线下开放活动,每个活动均由各高校招生办公室、教务处和各学院及实验室专家教授亲自设计,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将在11月正式启动,诚邀各中学积极推荐学生参与,共同推进大中衔接人才培养。